主页 中心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成果 仪器设备 科研成果 规章制度 留言板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实验中心发展历程
实验室建设
建设特色
建设成果

 

 

 

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硬件建设

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投入1048万元用于化学实验中心建设。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教学需求第一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分重点,分批次投入,避免了建设水平低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取得了好的投入产出效益。

2. 立足现有,挖潜竭能

  对于现有仪器设备,我们不断挖潜竭能,不断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和项目。同时,我们也注重利用现有教师的专业力量,改造原有老的设备,如:通风系统的改造,基础化学实验室中央真空系统的建设等,投资少,效益高。

3. 着眼现实,面向未来

  在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过程中,不同类别、不同档次合理配置,做到适用性、先进性和扩展性三者兼顾,既要满足现实教学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4. 校企合作, 资源共享

  我们充分利用主要用于科学研究的大型仪器设备开设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共享。另外,我们广泛与社会科研机构及企业联系,以不同形式引进仪器设备为本科生实验教学服务:我们与永州永兴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重金属废水处理综合技术的应用及资源循环产学研平台,与深圳泉镒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企)共建了“湘台循环经济合作平台”,与湖南省石油化工行业办、湖南化工研究院及长岭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岳阳恒兴紫外光固化树脂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比较稳固的毕业实习与设计合作关系,与长沙烟厂合作,引入了 400M 核磁共振仪,作为学生的专业实验仪器,与长岭炼油厂的合作,引入了催化裂化装置,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研究平台,与岛津仪器公司合作,引入气相与液质联用等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论文与创新实验的检测平台,与深圳泉镒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入25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校内建起了湘台循环经济合作平台实验室,直接应用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培养工作。

二、实验课程建设

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自上世纪末,我们即开始对师范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整体改革,相关研究高师本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后,我们面向湖南地方经济和四化两型社会需求,根据化学化工学科和湖南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了基于一级学科的既相对独立、又覆盖相关专业各门化学化工课程和知识领域的三位一体立体交叉式的理学(化学)-工学(化工)-教育学(教师教育)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图1),其中包含:理学类的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含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训三个层次的7门实验课)、工学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含专业技能训练9门实验课、专业设计、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三个层次)教育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含师范技能、实验教学、实验设计与化学奥赛研究实验)。不同平台之间、层次之间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互动。理学类的化学基础实验注重化学类多专业的共性,重点传授实验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方法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知识创新能力;工学类专业实验注重学生的专业特色,重视社会需要,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学;教育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注重教育教学特色,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设计新实验的能力。不同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意向交叉选课,对促进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产生了积极作用。并配套主编出版了新的系列教材:《本科化学实验()》、《本科化学实验()《化学研究与设计性实验》《制药工程实验》。该系列教材获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

2、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规范熟练的实验技能,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理工教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办学效益,在按照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人员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严格实验考核,基本做法如下:

1)丰富实验内容,强化三性实验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实施以后,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关键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和实验内容的改进。首先,我们发动全院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提出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规定了全院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必须在本科生中开设研究设计性实验。明确指出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所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综合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实验技能的能力,一定要让学生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可查,有据可依。目前全院教师提出可供学生选择的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已达60多个。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全院教师对传统实验项目的内容进行改进,使过去内容单一的实验项目成为综合性项目,如天然水总硬度的测定实验,我们将过去同题实验内容中的一个水样改为含不同杂质离子的四个水样供学生实验,实验内容提前两周通知学生,让学生自查参考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前一周收齐学生的方案,教师批阅后,对存在明显错误的,指导学生更正,最后让学生独立实验,写出报告,从收集的学生实验方案来看,许多同学确实查阅了不少参考资料,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大多合理可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精神。再如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学化学实验的特点要求,掌握向中学生讲解和演示实验的教学技能,学会选择、设计或改进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内容,具备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良好能力,适应中学化学课程及教学改革的新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对该门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将学生分成学生分成小组,首先小组内学生分别做同一实验,独立写出实验总结和改进方法,编写指导若干个中学生实验教案,再全组学生和指导老师一起进行讲解,集体评课,总结出一个好的教案后,到附近中学指导学生实验,既当学生,又当老师,立即转换角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增加了兴趣,又强化了创新精神与教学技能的训练。

2)强化基本操作,提升实验技能

  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是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实验教学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仍然注重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A、组织各门实验课负责人及院内其他专家讨论,进一步明确在各门实验课中学生应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按课程编写化学实验操作要点,将编写的化学实验操作要点印发给学生,每人一册,使学生充分明确应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B、将各门实验课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操作分解在具体实验项目中重点训练,列出在各个实验项目中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具体计划。C、强化实验指导教师的责任,强调指导教师在实验中,要巡回指导,加强对学生指导,严格要求,并注意因材施教。为有效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对学生提出的一般问题只给予提示,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必要时,也可做示范指导,对于学生应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首次指导实验的教师是第一责任人,后续实验课程中有同样的操作出现时,后续指导的全体教师是第二责任人,学生毕业时,对应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未掌握到位的,学院教学委员会组织查明原因,必要时将追究相关教师的责任。学生实验时,指导教师除认真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弄清实验方法、正确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处理外,还对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具体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基本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D、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按课程制订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办法,按照实验基本操作要求,在各门实验课程结束前,对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操作逐一进行考核,指导教师有考核记录,考核成绩计入学生实验总成绩。

3)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要收到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除必须有能力强、水平高、责任感强的教师和有良好的仪器设备、先进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学习。我们一个重要的实验教学方法就是引导、督促学生主动学习,采用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A、规定学生每次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写出预习报告或实验纲要,指导教师在实验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只简明讲解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目的任务,提出主要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注意事项。在做综合训练实验项目时,规定学生不准带实验讲义进实验室。学生开始有些不适应,但通过几次训练后,学生实验越做越好,深受学生好评。B、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操作,勤于思考,仔细分析,力争自己解决问题,细心观察现象,并及时如实地做好详细记录,如果发现实验现象和理论不符合,应认真检查和分析其原因,多次实验或自己设计新的实验来核对,从中得到正确科学的结论。实验结束时,指导教师认真审核学生的实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周六实验室无条件开放,接受学生重做实验,并指派指导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学生指导。

4)完善开放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中心把实验室开放列为到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工作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指导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实验室近年主要采取了如下形式向学生开放:

    A、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学生在计划安排时间内未完成或未达到要求的实验项目,学生填写登记表,可在周六或周日来实验室重做,实验室指派指导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学生指导。

    B、学生自选实验项目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拟研究型实验项目,填写申请表,院教务办和实验中心组织审查,确有研究价值,实验方案可行的,由实验室安排实验场地,提供仪器药品并预约时间,学生可按预约时间和指定场地进实验室自主完成实验,实验中心同时指派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开放工作。

    C、研究设计课题型:指教师结合科研课题提出供学生研究的实验项目,由实验中心定期向学生发布,报名参与实验的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进入相关教师的科研室或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必须自查文献、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自选仪器设备并安装调试,一般要求按湖南师大自然科学学报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D、科学素质培养型:为普及化学知识,鼓励教师以任选课的形式为非化学专业学生开设实验项目;为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提供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和指导,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每年200多人;为参加全国和湖南省化学实验竞赛的学生开展培训等。

   目前实验室己实现了全面开放,除正常上班时间开放外,开放时间还包括周六、周日及寒暑假,只要师生需要,办理好申请、审批手续后,均可安排在相关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科研促进教学,知识更新及时

  近年来,中心注重科研与教学结合,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转化,在利用科研仪器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验,近年由教师的科研成果或在项目转化而来的教学项目达40余项,30余个项目写入了己出版的《化学研究与设计性实验》教材中,为新实验教学体系不同实验平台中第三个层次的实验课开出提供了保障。长期以来我院化学所、催化研究所、发光材料研究室等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等在完成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同时,均利用本单位的科研设备,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本科生开设了研究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姚守院士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导电聚苯胺薄膜的电化学合成和EQCM表征深受学生喜爱,潇湘学者苏胜培教授的纳米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成为专业方向必修实验,尹笃林教授实验室每年指导多名低年级本科生开展研究设计性实验等。所有这些,有力促进了我院本科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课教师谢青季教授撰写的教学论文发表在化学教育类国际顶级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杂志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6)搭建创新平台,实施创新教育

  近年实验教学团队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心主任何红运教授每年向学生做一次如何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辅导报告。近年我院学生获得的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如下:

  2008年,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6项,获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项,获学校立项资助8项;

  2009年,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6项,获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项,获学校立项资助4项;

  2010年,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9项,获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项,获学校立项资助1项;

  2011年,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项,获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项,获学校立项资助6项;

  2012年,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4项,获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4项,获学校立项资助7项。

7)密切校企联合,促进协同育人

  在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注重吸引社会专业人才来校讲授知识与介绍经验,以此扩展我校学生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如在资源循环实验的课程教学中,请来了华时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蒋晓云博士(总工)进行案例教学,在涂料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中邀请了湘江涂料集团的刘寿兵总工来进行实际生产过程与检测的介绍,在化工分析的专业实验项目设置及教学中,与湖南省长沙市蔬菜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曹小彦工程师紧密联系,使得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开设,与食品安全的实际检测紧密结合。

  通过搭建社会合作平台,拓展毕业论文实验与社会实践场所。我们与永州永兴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重金属废水处理综合技术的应用及资源循环产学研平台,与深圳泉镒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企)共建了湘台循环经济合作平台,与湖南省石油化工行业办、湖南化工研究院及长岭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岳阳恒兴紫外光固化树脂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比较稳固的毕业实习与设计合作关系。每年有三十个左右的学生毕业论文在社会合作平台中进行,达到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与长沙烟厂合作,引入了 400M 核磁共振仪,作为学生的专业实验仪器,通过与长岭炼油厂的合作,引入了催化裂化装置,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研究平台,与岛津仪器公司合作,引入气相与液质联用等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论文与创新实验的检测平台,与深圳泉镒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入25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校内建起了湘台循环经济合作平台实验室,直接应用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培养工作。

8)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

  经过近年的建设,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的仪器设备的档次明显提高。仪器设备满足国家教育部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内容》要求,紧跟国际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的先进水平,符合适用、先进、适当超前和可以扩展的原则,也满足了学校招生规模的要求。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大型仪器设备均有5套以上,可让本科生直接上机操作,除化工大型实验装置外,保证了基础课实验每组1人,专业课实验每组不超过2人,每个实验项目其它仪器配套数均在5套以上。

  目前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建设规模及应用水平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建成了千兆以太网,与CERNET的连接速率达到 100M ,实现了四个校区光缆互联、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宽带网接入,为网络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湖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教育部重点建设项目)落户我校图书馆(http://cnki.hunnu.edu.cn/)。化学化工学院的微机房、学校计算机教学部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完全能满足学生上机上网的需要;学校建设了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并积极鼓励教师开设自己的天空教室。该平台不仅提供与普通课堂教学相同的教学资源,还具有在线讨论、远程答疑、远程布置作业和提交作业、远程考试和评卷、邮件等功能。天空教室自由、灵活、个性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极大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共享程度,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入了天空教室,成为天空教室的受益者。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网站(http://chemlab.hunnu.edu.cn),该网站具有教师实验管理系统、实验预约系统、实验报告提交系统、师生交流平台、仪器设备管理及预约使用系统和信息发布等多项功能;中心还建立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网站和网络课堂,目前基础化学实验课程90个实验项目的教师授课录相和PPT课件全部上网。化学化工学院购买了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

3、优势与特色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经过近三年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新型的教学理念导引下,形成了如下优势与特色:

优势与特色之一: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理工教融合特色

  中心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引领下,紧扣化学、化工、制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高度渗透、高度交叉、高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姚守院士领衔的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和学院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理工教融合、教学科研结合、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上,我们建立了理学类的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工学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教育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平台,不同平台之间有机互动,不同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意向交叉选课;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引进或联合培养高素质的工学类教育学类人才(见表1),同时从企业工厂和中学聘请一批兼职教师(见表2-3),以形成理工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在学科支撑上,我们拥有理学的“现代合成与分离分析化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省级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和“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学的“石化新材料”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室、教育学的湖南省化学竞赛培训基地;在学位点建设上,拥有理学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工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可在教育学的化学课程与教学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实验室服务的专业既有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化学、生物学专业,又有工科的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理工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国内同行教育专家的认可,化学化工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级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和省级化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省理工药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近八年从企业引进或在企业工作过的教师情况

序号

姓名

现专业与岗位

工作过的企业、职位

1

制药工程,系主任、博士

益阳微生物制药厂厂长,高工

2

 

资源循环工程,副系主任、博士

巴陵石化,高工

3

徐满才

高分子化学与工程,教授、博导

在罗门哈斯研发部工作3

4

苏胜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授、博导

湖南海利实验工场副场长

5

易春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学博士

欧卫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巴陵石化,中国纺织科学院高工

从企业和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

序号

姓名

专业与岗位职责

单 位

1

王晓光

精细化工,博导,实践教学

湖南海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2

李 华

石油化工,博导,实践教学

中国石化长炼分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3

朱华元

石油化工,硕导,实践教学

中国石化长炼催化剂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4

黄明智

精细化工,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海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研究员

5

庞怀林

应用化学,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化工研究院,总工,研究员

6

柳爱平

药物合成,硕导,实践教学

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

7

刘卫东

农药化工,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化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8

毛春辉

农药化工,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化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9

佘喜春

工业催化,硕导,实践教学

长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董事长,高工

10

文建军

工业催化,硕导,实践教学

中国石化催化剂分公司,副总经理,高工

11

 

化工工艺,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建长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工

12

于向真

化工工艺,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建长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工

13

 

制药工程,硕导,实践教学

中科院广州生命健康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14

刘建福

功能材料,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中烟公司技术中心,总工,教授级高工

15

杨华武

精细化工,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中烟公司技术中心,香料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16

银董红

应用化学,博导,实践教学

湖南中烟公司技术中心,化学所所长,教授

17

郭建平

化工安全,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局,教授

18

蒋加新

化学工程,新生教育

湖南省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工

19

黄志强

工业分析,硕导,实践教学

湖南省产商品检验检疫局,研究员

从教科所、中学聘请的兼职教师

序号

姓名

岗位职责

所在单位

1

徐远征

教研与实习指导

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所长,特级教师

2

肖鹏飞

教研与实习指导

湖南师大附中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

3

邓立新

教研与实习指导

长沙市一中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

4

姚建民

教研与实习指导

郡中学特级教师,长沙市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5

唐灵生

教研与实习指导

雅礼中学特级教师

6

 

教研与实习指导

长郡梅溪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7

胡志辉

教研与实习指导

长郡梅溪湖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8

海龙

教研与实习指导

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高级教师

9

樊希国

教研与实习指导

湖南师大附中副校长,高级教师

10

陈克勤

教研与实习指导

星城实验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11

谭富桃

教研与实习指导

湖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12

 

教研与实习指导

长沙市一中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

优势与特色之二: 构建“三.三”交互式实验教学体系,集成创新成果丰硕

  我们在全国师范院校中较早创建了新型的大学本科基础化学实验三层次课程体系,将历年的实验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固化进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主编了与新课程体系配套的教材,体现出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较强的辐射作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见表4, 发表教研教改论文80余篇(代表性论文见表5-6),主持省级以上教改课题和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共20余项(见表7)。中心主任何红运教授撰写的“以‘质量工程’为契机, 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论文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全国76篇,湖南省仅此1篇,发表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杂志上)。近年来教学团队教师被邀请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全国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面向21世纪高师化学专业化学实验/化工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等重要的全国性会议上作了20多次大会或分会邀请报告,将我们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全国同行专家讨论与交流。如中心主何红运教授被邀在“面向21世纪高师化学专业化学实验/化工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1999,陕西师大)”和“第四届全国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2004,厦门)”上做大会报告,特别是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研讨会(2006,陕西师大)”上,尹笃林教授的“‘理--教’学科融合发展高师化学专业的实践”的大会特约报告,引起全国高校普遍关注,会后不久,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师范大学特邀请尹笃林教授前往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我们的教学改革方案和实施成果。尹笃林教授还主编出版了《高师化学教育创新》一书等。中心编写的实验新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得到了国内专家的高度赞扬:“将化学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实验和研究设计实验为一个整体而建立在一级学科水平上的独立实验课程体系教材还没有,《本科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摘自专家评审意见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2012年经省教育厅复核继续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随着理学、工学和教育学三个实验教学平台和不同平台三个层次教学内容的完善,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学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三.三”交互式实验教学新体系。

4 中心成员获得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序号

 

成果名称

    

颁奖单位

1

何红运、肖小明、尹笃林、吴鑫德、彭建辉

高师本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1

2

白解红、于风江、姜孝成、何红运、吴吉娜

地方高师院校“三 . 三”交互式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

2010

3

尹笃林,肖小明
  跃,吴鑫德

王晓光

理工教融合与产学研结合发展高师化学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

湖南省教育厅

2009

4

姚守谢青季
  铭、陈 
、赵瑞兰

加强学科交叉,深化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湖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

2004

5

肖小明、尹笃林、吴鑫德、谢祥林、熊士荣

4+X+ 2” 高素质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

2004

6

尹笃林、曾 
李则林、马 
谢青季

高师化学化工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

2002

7

何红运、肖小明、尹笃林、吴鑫德、彭建辉

高师本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

2001

8

黄宏新、颜超、杨斌

结构化学多媒体教学研究

湖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2001

中心人员的代表性教学研究论文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年,卷(): 页码

1

谭亮,杨素芳,马铭等

微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与“两型社会”观教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16-118

2

尹笃林,肖小明,毛丽秋

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与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学术专刊):3-6

3

赵红冉,曾跃

铁与水蒸气反应演示实验改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学术专刊):505-507

4

曾跃, 肖小明, 何红运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与教学的融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学术专刊):301-302

5

肖小明, 尹笃林

化学实验教学团队的发展、融合与教育创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学术专刊):479-481

6

娄伟,曾跃

热电化学电极的制备及其灵敏度测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8),28-30.

7

尹笃林

教育实习指导浅析

当代教育论坛,2011681-82

8

马铭,谢青季,

肖小明

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分析化学”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34(学术专刊):62-64

9

马铭, 谢青季, 陈波

以学生为本的过渡-保持式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ESE 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

10

赵伟良,杨春明,赵海红

加强工程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34(学术专刊):54-57

11

谢青季,张友玉,马铭,肖小明,尹笃林,姚守

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Monitoring of the Cyclic Voltammetric Deposition of Polyaniline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for Undergraduate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07, 84681-684

12

何红运

以“质量工程”为契机, 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28(3):243-246

13

何红运, 尹笃林, 肖小明等

化学一级学科平台上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

高师化学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46~55

14

谭亮,彭建辉,方正法,马铭

加强科学管理,建设节约型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26(3)151-152

15

谭亮, 吴吉娜, 于风江

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几个误区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 21(1): 160-163

16

尹笃林

湖南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化学教育,2006, 147-49

17

马铭

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化学教育,2005947-56

18

肖小明, 尹笃林, 曾跃

融合、创新、特色、示范——国家化学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教学前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9

肖小明, 尹笃林, 曾跃, 何红运

在理工教融合的基础上凸现化学专业教师教育特色

高师化学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23-26

20

肖小明, 尹笃林, 曾跃等

在化学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中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高师化学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 52-55

21

赵瑞兰

改进的SnCl2-TiCl3法则定铁含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27-29(38)

22

肖小明

化学学习中的认知策略

化学教育,200425(10)30-33

23

曾跃

化学化工专业化学信息技术教育方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188-89

24

谢青季

师范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与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化学教育,200425(8) 52-54

25

吴鑫德,李跃春,李鹤云,谢祥林,熊士荣

紧密联系中学实际探索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教育,2003, 222-24

26

姚守

从压电传感的发展看学科交叉创新

大学化学,2001, 16(1): 23.

27

马铭,赵瑞兰,谢青季,方正法,彭建辉

以培养主动性为重点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大学化学,2001, 1616-18

28

何红运,尹笃林,彭建辉等

中央真空系统大型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 521-22

关于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报告情况

 

会议∕地点

 

报告人

2006.7

第十一届全国高师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探讨会∕陕西师范大学

“理--教”学科融合发展高师化学专业的实践探讨

尹笃林∕特约大会报告

2006.12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理工教融合,产学研结合培养化学化工人才

尹笃林∕特邀报告

2007.6

第九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宁夏大学

理工教融合发展高师化学专业的理性思考

尹笃林∕分会报告

2007.8

全国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师协作组工作会议∕华中师范大学

理工教融合发展化学专业

尹笃林∕大会报告

2008.10.

第十二届全国高师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探讨会∕长沙

创新性是师范性的本质

尹笃林∕大会报告

2009.6

衡阳师范学院

理工教融合与产学研结合培养化学专业人才

尹笃林∕特邀报告

2009.10

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北京大学

化学专业发展中建设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探索

尹笃林∕分会报告

2010.12

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年会∕长沙

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尹笃林∕大会报告

2011.10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研讨会

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发展

尹笃林∕特邀报告

2011.11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长沙

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新发展

尹笃林∕大会报告

2012.11

第十四届全国高师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探讨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视野教育的探索

尹笃林∕分会报告

近年中心人员承担的省级以上教研教改与质量工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负责人

1

面向大学生的现代科技前沿通识教育探索

湖南省教育厅

2010-2012

李则林

2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多样性的“分析化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

湖南省教育厅

2011-2013

 

3

多媒体辅助双语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2012-2014

 

4

网络及计算软件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湖南省教育厅

2012-2014

余丽萍

5

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构建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2012-2014

耿淑玲

6

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实验教学团队)

教育部

2010-

姚守

7

国家级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

2009

尹笃林

8

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

教育部

2008

尹笃林

9

国家级化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湖南省教育厅

2012

肖小明

10

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湖南省教育厅

2008

肖小明

11

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项目49(其中国家级33)

教育部

湖南省教育厅

2007-2012

何红运

12

湖南省级示范实验室“化学实验中心”

湖南省教育厅

2006

何红运

13

湖南省级精品课程¾基础化学实验

湖南省教育厅

2008

何红运

14

湖南省级教学团队¾化学实验教学团队

湖南省教育厅

2008

姚守

15

湖南省级教学团队¾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湖南省教育厅

2010

谢青季

16

“理工药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湖南省教育厅

2012

 

17

省级重点课程,基础化学实验

省教育厅

2003-2007

何红运

18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中学化学网络课程的实践与研究》(DBB010510

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子项目

2003-2006

吴鑫德

19

面向高中新课改重构 高师化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厅

2007-2010

吴鑫德

20

面向中学新课改在高师成人教育中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厅

2007-2010

熊士荣

21

远程教育模式在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

湖南省教育厅

2005-2007

李跃春

22

《仪器分析》网络课程建设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湖南省教育厅

2005-2006

张友玉

23

“产学研”联合培养有机化学博士生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厅

2003-2005

尹笃林

24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2006-2009

肖小明

优势与特色之三: 科研反哺教学,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反哺教学主要体现在:(1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项目转化。主编的《化学研究与设计性实验》60个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中,有30多个是由中心实验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成。2)科研平台支撑专业建设发展,如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省级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和“化学生物学级中药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支撑化学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培养,“石化新材料”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室和“资源精细化与先进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支撑工科各方向的实践培养;3)科研团队引领专业方向发展,如芙蓉学者谢青季教授领衔的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引领化学专业与青实验班的发展;廉世勋教授领衔的“功能性材料研制与生物质高效利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引领材料化学方向的发展;院长陈波教授领衔的药物分离分析科研团队引领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尹笃林教授领衔的石化新材料科研团队引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发展(见表8);4)学术带头人成为实验教学骨干,如姚守院士领衔国家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建设;芙蓉学者谢青季教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项目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教育杂志(JCE;英籍百人计划学者Steven 改进计算机运算程序,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分子模拟实验等(见表9) 。

  教学科研互动,以科研促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研究创新实验全面展开,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自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学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4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6项,52篇学生创新实验论文被评为湖南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创新实验论文,100余名学生获奖,5项研究成果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展。60余名学生在多项省级以上实验技能竞赛和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中纷纷获奖,发表研究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特别是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性代表本专业最高水平的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工科专业学生在第四届(2010)、第五届(2011)“三井化学杯”化工设计总决赛获二等奖的基础上,在2012年举行的第六届“中石化-三井化学杯”化工设计总决赛中获特等奖,开师范院校获特等奖先河。由于学生实践能力强,考外校研究生普遍受欢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长春应化所、上海有机所、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研究院校特别喜爱我校化工学院学生,普遍认为我院本科毕业生不但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实验动手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体现在就业率,化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学校排第一。《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红网》等许多媒体相继报道化工学院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高就业率的典型事例。

科研团队对本科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对应表

序号

领衔人

科研团队名称

引领专业或方向

1

谢青季

“化学生物学相关技术及应用”省高科技校创新团队

化学专业、青实验班

2

廉世勋

“功能性材料研制与生物质高效利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方向

3

 

食品与药物分析团队

制药工程专业

4

尹笃林

催化与精细化工团队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5

苏胜培

分析测试及复合材料研究团队

材料循环方向

6

肖小明

化学教育及特色文化研究团队

化学专业

7

徐满才

功能高分子材料团队

材料化学方向

8

徐广宇

药物合成团队

化学制药方向

9

张友玉

分子探针与光分析团队

化学专业、青实验班

10

李则林

物理化学及能源材料团队

化学专业、青实验班

11

宋建新

有机功能分子组装研究团队

化学专业、青实验班

12

 

资源环境与绿色化工团队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术带头人在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序号

姓 名

职称与学术荣誉

实验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1

姚守

院士、博导、中国药典委员

国家化学实验教学团队负责人

2

谢青季

教授、博导、芙蓉学者

本科生创新实验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上

3

 

教授、博导、省杰青

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负责人

4

尹笃林

教授、博导、省杰青

国家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

5

Steven Robert Kirk

英籍特聘教授,省百人计划学者

计算机分子模拟实验

6

苏胜培

特聘教授、博导、潇湘学者

利用本科研室仪器设备为本科生开设多个实验

7

 

教授、省杰青

实验课程负责人

8

徐广宇

教授,湖南省新药评审评审专家

实验课程负责人

优势与特色之四: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服务基础教育

  中心注重引导教师密切社会联系,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到目前为止,中心已与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化工研究院、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株洲化工集团等14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企联合育人基地。其中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和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增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6届就业率均为100%,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5年在学校排名第一。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面向中学师生开放,硕果累累,名声远杨。每年暑假期间有大批对化学感兴趣的中学生来中心学习,与在校本科生交流,并由在校本科生指导他们做部分实验,既使对化学感兴趣的中学生提前了解了大学实验教学的环境与模式,又使我校本科生对如何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前得到了体验。近年来,除本省大批中学生外,河北、河南、江西、广东、海南等省部分中学的学生纷纷来我中心学习,经中心培训的湖南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获得了15枚金牌、4枚银牌的瞩目成绩,遥遥领先其他省市。

三、实验队伍建设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是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先进的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实验队伍建设依托于化学化工学院,有国家化学特色专业国家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化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国家级教学平台,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合成与分离分析化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和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作支撑秉承湖南师范大学仁爱精勤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以高素质团队培育高素质人才理工教融合为特色吸引了大批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人才,逐步建成了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守教授领衔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实验教学团队为主体、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教融合的实验教学队伍,为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基础教育等方面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1、实验中心成员情况

9 中心成员基本情况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其它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它

总人数

平均 年龄

人数

24

11

17

0

38

11

3

0

52

40

占总人数比例/%

46.2

21.1

32.7

0.0

73.1

21.1

5.8

0.0

10 中心成员承担的教学与管理任务

序号

 

年龄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备注

1

何红运

56

学士

教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主任

 

2

毛丽秋

42

博士

教授

研究性学习、设计性实验教学/常务副主任

 

3

兰支利

43

博士

教授

专业方向实验教学/副主任

 

4

李承志

46

硕士

副教授

化学及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副主任

 

5

姚守

76

学士

教授

国家实验教学团队带头人

院士

6

 

47

博士

教授

中药分离与提取实验课程负责人/院长

省杰青

7

肖小明

56

硕士

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副院长

 

8

 

46

博士

教授

综合训练实验() 与工业分析实验课程负责人/副院长

 

9

尹笃林

55

博士

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省教学名师

10

谢青季

46

博士

教授

综合和化学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芙蓉学者

11

 

54

学士

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化学系主任

 

12

廉世勋

47

博士

教授

材料制备与测试实验课程负责人/化工系主任

 

13

徐满才

46

博士

教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14

伏再辉

48

博士

教授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负责人

 

15

苏胜培

48

博士

特聘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潇湘学者

16

徐广宇

39

博士

教授

综合训练实验() 与药物合成实验课程负责人

 

17

南延青

44

博士

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省杰青

18

张友玉

50

博士

教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19

喻宁亚

34

博士

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20

 

36

博士

教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21

杨春明

47

博士

教授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负责人

 

22

宋建新

40

博士

特聘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23

 

36

博士

特聘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24

Steven R.K.

45

博士

特聘教授

计算机模拟实验

省百人计划

25

肖乐辉

31

博士

特聘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26

47

博士

高工

制药工程实验教学/制药工程系主任

 

27

 

32

博士

副教授

综合训练实验()课程负责人

 

28

郝力生

48

硕士

副教授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负责人

 

29

 

38

博士

副教授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负责人

 

30

 

35

博士

讲师

综合训练实验()课程负责人

 

31

 

41

博士

副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32

张漫波

40

博士

副教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33

胡瑞祥

40

硕士

副教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34

 

31

博士

副教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35

 

49

博士

高工

资源循环实验课程负责人

 

36

易春旺

36

博士

工程师

资源循环实验课程教学

 

37

尹帮少

36

博士

高级实验师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38

赵海红

35

博士

讲师

化工工艺实验课程负责人

 

39

 

34

博士

讲师

综合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40

 

30

博士

讲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41

耿淑玲

33

博士

讲师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负责人

 

42

张吉林

30

博士

讲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43

陈学伟

33

博士

讲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44

 

29

博士

讲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45

 

29

博士

讲师

基础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

 

46

杨素芳

30

硕士

实验师

基础化学实验()实验员

 

47

刘贤响

28

硕士

实验师

中心秘书兼综合训练实验()实验员

 

48

26

硕士

实验师

综合训练实验()、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实验实验员

 

49

 

31

硕士

实验师

综合训练实验()实验员

 

50

刘美艳

30

硕士

实验师

仪器设备管理员

 

51

钟文周

34

硕士

实验师

材料制备与测试、工业分析、精细化工实验实验员

 

52

肖自胜

36

硕士

实验师

药物合成、制剂工程、中药分离与提取实验实验员

 

2、建设实验教学队伍的举措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实验室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依靠的是实验教学队伍,没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基本做法如下:

  (1)按照化学实验中心主任®课程负责人®实验主讲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多层次梯队式结构组建化学实验教学团队。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负责实验课改革的整体构想和规划,负责理论课与实验课间和各实验课间的相互协调;每门实验课程聘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强、实验教学经验丰富并具有很强责任心的教师担任专职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组织实施教学教研活动,从实验课教学的角度与理论课教师进行沟通,并对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实验中心主任和课程负责人是团队中的骨干,属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其编制相对稳定。实验教师是相对流动的教学团队成员,由学院根据年度教学任务确定实验教师人数,采用公开岗位、自主报名、平等竞争和择优录用的实验教师选拔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并同时确立理论课与实验课同等重要的理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相互沟通,吸引高水平教师担任实验课教学。

  (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准备后备力量

      ①引导青年教师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锤炼成长近年来,中心采取了多种措施,督促激励青年教师把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重视实验教学,首先过好实验教学关,规定必须经过一轮以上的实验教学,同时担任对应理论课的助教工作,并被实验课程负责人认可的方可申请对应理论课程的主讲教师。另一方面,在计算工作量和劳务酬金等向实验教学倾斜。

     ②配备指导教师,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青年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实验教学,实验中心规定每位青年教师配一位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对应实验课程负责人),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指导:如首先安排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带同一实验,一同做预备实验,由青年教师写出实验报告,再一起分析并讨论如何解决实验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始阶段由指导教师讲授实验,做示范教学。然后,经过试教逐步过渡到由青年教师讲授并主持实验。实践证明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不仅能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密切了同事间的关系,培养了全体教师的团队精神。

     ③鼓励在职攻读学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师队伍。按照学院理工教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化学实验中心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也首先考虑如何构建理工教相融合的实验教师队伍,尤其是在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进修时进行规划和导向。根据学院理科教师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到工科院校和师范院校攻读工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目前,有4人在职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人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2人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已经形成了理工教相融合的实验教师队伍构架。

     ④支持教学研究,促成站在教学改革前列。实验中心除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学校以上教改课题以外,学院还设立教改课题重点支持青年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并规定青年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要有教改论文;对于在国家级刊物(如《化学教育》和《大学化学》等)发表教改论文的版面费由实验中心给以报销;新开设的实验在计算课时津贴时作加倍处理;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全国性的教学研讨班或研讨会,如我们每年派出了3-5名担任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全国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这在师范院校中是人数最多的。

⑤组织教材建设,培养团结协作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 实验中心从2007年上学期开始组织《大学化学实验》(分3册)教材编写工作,要求全体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参加。在实验教材编写过程中,老中青结合,对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反复讨论,不断精选,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和经验。青年教师能直接感受和学习老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时通过教材的编写,更加熟悉和扩展实验教学内容。老教师也能充分感受青年教师的热情和才华。这种集体协同攻关的结果,让青年教师充分体会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3)按照主任-课程负责人-实验员的方式建设实验专职技术队伍。目前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均是多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维护、实验室安全卫生和实验准备工作的优秀教职工,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对工作极端负责,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在完成计划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能积极协助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改、科研课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近三年来实验中心人员教学研究主要成果

  实验中心教学人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近三年获5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的资助(见表11),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9篇(见表12),取得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成果(见表13),涌现了一批如湖南省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芙蓉百岗明星等优秀教师(见表14)。

11  近三年中心人员承担的省级以上教改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负责人

1

面向大学生的现代科技前沿通识教育探索

湖南省教育厅

2010-2012

李则林

2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多样性的分析化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

湖南省教育厅

2011-2013

 

3

多媒体辅助双语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2012-2014

 

4

网络及计算软件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湖南省教育厅

2012-2014

余丽萍

5

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构建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2012-2014

耿淑玲

12  近三年中心人员发表的主要教学研究论文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年,卷(): 页码

1

谭亮,杨素芳,马铭等

微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与两型社会观教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16-118

2

尹笃林,肖小明,毛丽秋等

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与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学术专刊):3-6

3

谢祥林,曾佑林

1-正丁基环己醇实验室合成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6),90-92.

4

赵红冉,曾跃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与教学的融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学术专刊):301-302

5

肖小明, 尹笃林

化学实验教学团队的发展、融合与教育创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学术专刊):479-481

6

娄伟,曾跃

热电化学电极的制备及其灵敏度测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8),28-30.

7

尹笃林

教育实习指导浅析

当代教育论坛,2011681-82

8

马铭,谢青季,肖小明等

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分析化学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34(学术专刊):62-64

9

马铭, 谢青季, 陈波等

以学生为本的过渡-保持式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ESE 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

10

赵伟良,杨春明,赵海红等

加强工程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34(学术专刊):54-57

 

共计29篇(见附件)

 

13  近三年中心人员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级别

时间

获奖人

1

地方高师院校×交互式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0

何红运

(第四)

2

按一级学科编写系列实验教材的研究与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2

何红运

(第一)

3

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拓展

湖南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推荐参评省级教学成果奖

2012

杨春明

(第一)

4

“理工药融合”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

湖南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2

(第一)

5

面向中学新课改,对本科生进行职前教学理论和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0

肖小明

(第一)

6

“中国酒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0

肖小明

(第二)

14  近三年中心人员获省级以上奖励

序号

获奖名称

授予单位

获奖时间

获奖人

1

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实验(实训)教师

湖南省教育厅

2012

何红运

2

湖南省教育工会“芙蓉百岗明星”

湖南省教育工会

2011

 

3

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工作者

湖南省教育厅

2011

肖小明

4

湖南省2010年度“芙蓉百岗明星”

湖南省总工会

2010

 

5

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基金会

2010

 

6

湖南省普通高校第五届教学名师

湖南省教育厅

2010

尹笃林

4、近三年来实验中心人员科学研究主要成果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师具备的创新能力。近三年来中心教师承担863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6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20项,其它合作项目31项,获科研经费2185万元,发表科研论文310篇,被SCI收录22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65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侨界贡献奖1项,其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授权9(其中7项属三年前申请)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论文被引用的ESI排名在全球顶尖前1%机构的1047所中排名第785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 代表性科学研究项目

[1]   波,基于敞开式质谱检测的药物液相色谱高通量筛选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01-2016.12(85万元)

[2]   ,固/液界面修饰调控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响应特性及生物传感研究,2013.01-2016.12(80万元)

[3] 谢青季,新型贵金属原子簇/纳米结构修饰电极制备、压电电化学及分析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5.12 (64万元)

[4] 张友玉,基于上转换纳米编码探针的多种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01-2016.12 (85万元)

[5] 南延青,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相互作用的调控及其复配系统相行为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2 (33万元)

[6] 毛丽秋,环烷烃与Nox直接酰胺化反应中的多相催化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2 (33万元)

[7]   亮,实时、动态研究整合素β1与胞外基质蛋白作用及其导的肿瘤细胞耐药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2 (19万元)

[8]   ,食品安全分析用在线式全自动样品前处理装置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2 (140万元)

[9] 谢青季,巯基化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压电电化学研究与化学/生物传感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3 (37万元)

[10]   电化学强极化贵金属过程中纳米功能材料的形成及金属/溶液界面的物理化学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3 (19万元)

……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数:国家级30项,省级20项,其他31

(2) 近三年中心人员获省级以上科学研究成果奖

[1] 2012年,陈波等,保健食品中违禁药物广谱筛查关键技术,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 2012年,谢青季,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3] 2010年,廉世勋,尹笃林等,日光转换新材料及双转光膜的研究与应用,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2010年,伏再辉,尹笃林等,精细化学产品合成中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设计,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5] 张友玉,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6] 2012年,毛丽秋,尹笃林等,高选择性负载型钯催化剂制备及清洁高效回收技术,郴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 近三年中心人员发表的代表性科学研究论文

[1] 谢青季*Au-supported Pt-Au mixed atomic monolayer electrocatalyst with ultrahigh specific activity for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 in acidic solutionChem. Commun. 2012, 48, 121068.(论文影响因子6.169)

[2] 张友玉*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opamine biosensor based on a phenylethynyl ferrocene/graphene 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Anlayst20122012, 137 (19), 4577.(论文影响因子4.23)

[3] 谢青季*Preparation of thiolated polymeric nanocomposite for sensitive electroanalysis of dopamine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2, 36, 154.(论文影响因子5.602)

[4] 张友玉*Du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of highly sensitive thrombin amperometric aptasensor based on chitosan-Au NanocompositesAnlayst2012137, 3488.(论文影响因子4.23)

[5] 谭亮*Electrochemical immunoassay on expression of integrin b1 on tumor cells and drug-resistant tumor cell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2, 38, 389.(论文影响因子5.602)

[6] 陈波*Synthesis of cation exchange/vinyl biphasic silica hybrid monolithic capillary colum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on-column preconcentration for CEC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2, 1233, 91.(论文影响因子4.531)

[7] 谭蓉*Stable chiral salen Mn(III) complexes with built-in phase-transfer capability for the asymmetric epoxidation of unfunctionalized olefins using NaOCl as an oxidantJournal of Catalysis2012, 287, 170.(论文影响因子6.002)

[8] 梁云,Palladium-catalyzed Silyl C(sp3)-H Bond ActivationOrg. Biomol. Chem. 2012, 10, 1537.(论文影响因子6.00)

[9] 尹笃林*Ionic liquid-functionalized biochar sulfonic acid as a biomimetic catalyst for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and bamboo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Green Chemistry2012, 14, 1928.(论文影响因子6.002

[10] 郝力生,Mixed micellization and the dissociated margules model for cationic/anionic surfactant systemsJ. Phys. Chem. B2012, 116, 5213.(论文影响因子3.696)

……近三年共计发表科研论文259篇,SCI收录160

(4) 近三年中心成员申请和获授权的专利

15  近三年中心人员申请和获授权的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申请号/授权号

专利状态

完成人

1

中药凉茶和草药饮料产品质量控制色谱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CN201210220823.6

申请

陈波、李彬、王华、吴青、李媛

2

一种基于Cu/CuNi薄膜热电偶的热电化学电极

CN201210147353.5

申请

曾跃、赵红冉、谭青林、孙明芳

3

一种从黄芩根中提取黄芩和黄芩素的方法

CN 201210150241.5

申请

陈波、张松、张军安、许光明、周鹏、李媛

4

一种磁性纳米粒子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 201210148921.3

申请

陈波、李媛、杨子辉、张军安、张松

5

基于无机盐促相变分离纳米金的生物样品的净化方法

CN 201210105828.4

申请

郭宾、王晓莹、汤领、朱卫桃、陈波

6

具有比率荧光信号的共轭聚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 201210106820.X

申请

黄红梅、肖毅、何晓晓、张友玉、李莎

7

一种改性淀粉磁性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210238917.6

申请

马铭、唐博、邓巧慧、薛临桃、常泽英

8

一种复极性三维电极催化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270047.0

申请

孟勇、尹笃林、毛丽秋、钟文周等

9

一种双信号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痕量三价砷的方法

CN201210005075.X

申请

谢青季、部丽、马铭等

10

一种双通道阳极溶出伏安法

CN201210070201.X

申请

谢青季、部丽、谷铁安、马铭等

11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β-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057899.1

申请

徐广宇、刘、徐盈盈、杨泽祺、张为

12

一种制备含二价离子红色荧光粉的方法

CN201210462340.7

申请

廉世勋、余丽萍、李承志等

13

一种制备三元硫化物和四元硫氧化物荧光粉的方法

CN201210462362.3

申请

廉世勋、葛勇杰、靳春艳等

14

一种利伐沙班的合成方法

CN201210298440.0

申请

徐广宇、张明忠

15

一种菊酸的合成方法

CN201210406542.X

申请

徐广宇、周希杰、陈波

16

从紫锥菊提取物中非柱色谱分离纯化菊酸的方法

CN201110057558.X

申请

陈波

17

一种全反式维A酸类药物的合成方法

CN201110455178.1

申请

沈栋国、刘彩

18

一种由多聚甲醛制备2, 3-丁二酮的方法

ZL201010525698.0

授权

谭蓉、陈益民、银董红

19

一种基于快速响应复合温度传感器的热电化学电极

CN201010548122.6

授权

曾跃、黄勇兵、陈翼帮、张友玉

20

一种制备2, 3-丁二酮的方法

ZL200910310246.8

授权

银董红、陈益民、谭蓉、周全、喻宁亚

21

一种合成3-羟基-2-丁酮的方法

ZL200910310247.2

授权

银董红、陈益民、谭蓉、周全、喻宁亚

22

井冈霉素两亲聚合物网络及其合成方法

ZL200910303912.5

授权

华、徐满才

23

一种可去除污水中磷的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ZL 200910302817.3

授权

孟勇、尹笃林、毛丽秋、伏再辉

24

能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羟钨酸型高分子絮凝剂

ZL200910302812.0

授权

  勇、尹笃林、毛丽秋

25

一种合成细辛脑的方法

ZL 200810030403.5

授权

张为、刘长、徐广宇、徐建兵

26

一种用于流动体系分析的安培型电化学检测器

CN201210477903.X

申请

谢青季,周亚平

27

乳状液膜分离提取黄莲中生物碱的方法

ZL 200710035399.7

授权

马铭

5 近三年学科平台显著提升,为实验队伍建设夯实了基础

近三年来,以本中心的教师为骨干,在支撑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学位点、研发实验室和基地方面的建设工作取得一些新的突破(表16),其中2012年获批建设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16 近三年获批的学科平台情况

年度

学科平台名称

2010

1、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工一级学科硕士点

2、石化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3、湖南师范大学-津合作实验室(国际合作)

2011

1、生态产业科学与工程博士点

2、精细农用化学品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验收为优秀)

2012

1 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博士点方向

 

 

 

 

 

 

 

|Copyright © 2004-2007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电话:0731-88644129
网站维护联系: QQ:770401238 Tel:13607313778 Email:fzf28@126.com